国家级科研平台
序号 | 科研平台名称 | 批准部门 | 批准时间 | 批文号 |
1 | 省部共建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| 科技部、四川省人民政府 | 2018 | 国科发基[2018]32号 |
2 |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| 科技部、教育部 | 2003 | 国科发高字[2003]336号 |
3 | 核废物与环境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| 教育部 | 2018 | 教技函〔2018〕127号 |
4 | 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—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| 科技部 | 2010 | 国科发基〔2010〕65号 |
5 | 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(共建) | 科技部 | 2007 | 国科发计字〔2007〕176号 |
6 | 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 | 国家遥感中心 | 2019 | 国遥字[2019]18号 |
部委级科研平台
序号 | 科研平台名称 | 批准部门 | 批准时间 | 批文号 |
1 | 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| 国防科工委(现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) | 2007 | 科工技〔2007〕662号 |
2 | 教育部 | 2007 | 教技函〔2007〕46号 | |
3 | 制造过程测试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| 教育部 | 2010 | 教技函〔2010〕52号 |
4 | 生物质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| 教育部 | 2009 | 教技函〔2009〕91号 |
5 | 拉美研究中心—教育部区域研究培育基地 | 教育部 | 2011 | 教外司专[2011]1512号 |
省级科研平台
序号 | 科研平台名称 | 批准部门 | 批准时间 | 批文号 |
1 | 先进建筑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| 四川省科技厅 | 2003 | 川科基〔2003〕2号 |
2 | 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| 四川省科技厅 | 2012 | 川科基〔2012〕10号 |
3 | 工程材料与结构冲击振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| 四川省科技厅 | 2016 | 川科函基〔2016〕6号 |
4 | 四川省生物质资源利用与改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(原四川省生物质改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) | 四川省科技厅 | 2011(2009) | 川科高〔2011〕9号 |
(川科高〔2009〕15号) | ||||
5 | 四川省风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(共建) | 四川省科技厅 | 2008 | 川科高〔2008〕11号 |
6 | 四川省大数据与智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| 四川省科技厅 | 2019 | 川科高〔2019〕26号 |
7 | 四川省工业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| 四川省科技厅 | 2020 | 川科高〔2020〕19号 |
8 | 四川省互联网健康服务融合工程实验室 | 四川省发改委 | 2015 | 川发改高技[2015]534号 |
9 | 四川省水泥基绿色建筑材料工程实验室 | 四川省发改委 | 2016 | 川发改高技[2016]699号 |
10 | 四川省非金属矿粉体改性与高质化利用技术工程实验室 | 四川省发改委 | 2017 | 川发改高技[2017]190号 |
11 | 四川省辐射环境数智装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| 四川省发改委 | 2021 | 川发改创新高技函[2021]1162号 |
12 | 低成本废水处理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| 四川省科技厅 | 2011 | 川科外〔2011〕5号 |
13 | 危险废物与先进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| 四川省科技厅 | 2018 | 川科外〔2018〕12号 |
14 | 特种能源及新能源材料科学数据库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| 四川省科技厅 | 2021 | 川科基〔2021〕6号 |
15 | 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协同创新中心(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) | 四川省教育厅 | 2014 | 川教函〔2014〕322号 |
四川省财政厅 | ||||
16 | 新型含能材料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(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) | 四川省教育厅 | 2015 | 川教函〔2015〕624号 |
四川省财政厅 | ||||
17 | 农业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基地(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基地) | 四川省教育厅 | 2015 | 川教函〔2015〕624号 |
四川省财政厅 | ||||
18 | 四川省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 | 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 | 2014 | 川工办发[2014]416号 |
19 | 四川新型智库“军民融合发展研究智库” | 四川新型智库建设领导小组 | 2017 | 川智组发〔2017〕5号 |
20 | 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—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| 四川省社科联 | 2007 | 川社联〔2007〕33号 |
四川省教育厅 | ||||
21 | 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—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| 四川省社科联 | 2007 | 川社联〔2007〕33号 |
四川省教育厅 | ||||
22 | 四川网络文学发展研究中心 | 四川省社科联 | 2014.12 | 川社联发〔2014〕31号 |
四川省教育厅 | ||||
23 | 社会法制教育普及基地—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| 四川省社科联 | 2011 | 川社联发〔2011〕8号 |
24 | 四川历史文化故事普及基地 | 四川省社科联 | 2016 | 川社联发[2016]13号 |
地厅级科研平台
序号 | 科研平台名称 | 批准部门 | 批准时间 | 批文号 |
1 | 控制技术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| 四川省教育厅 | 1999 | 川教高〔1999〕33号 |
2 | 环境工程自控技术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| 四川省教育厅 | 2001 | 川教高〔2001〕60号 |
3 |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| 四川省教育厅 | 2001 | 川教高〔2001〕60号 |
4 | 生物质化学衍生物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| 四川省教育厅 | 2006 | 川教〔2006〕313号 |
5 | 智能电器与智能系统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| 四川省教育厅 | 2006 | 川教〔2006〕313号 |
6 | 反求工程与快速制造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| 四川省教育厅 | 2006 | 川教〔2006〕313号 |
7 | 工程结构与材料动载特性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| 四川省教育厅 | 2010 | 川教函〔2010〕594号 |
8 | 核辐射生物学效应及应用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| 四川省教育厅 | 2010 | 川教函〔2010〕594号 |
9 | 非金属矿产地质及其开发利用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| 四川省教育厅 | 2010 | 川教函〔2010〕594号 |
10 | 非煤矿山安全技术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| 四川省教育厅 | 2010 | 川教函〔2010〕594号 |
11 |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—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| 四川省教育厅 | 2007 | 川教函〔2007〕403号 |
12 | 四川军民融合战略研究中心 | 四川省教育厅 | 2017 | 川教函〔2017〕503号 |
13 | 四川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中心 | 绵阳市社科联 | 2014.4 | 绵社联发(2014)7号 |
14 | 四川体育产业与公共服务研究中心 | 绵阳市社科联 | 2014.12 | 绵社联函〔2014〕22号 |
15 | 四川绵阳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研究中心 | 绵阳市社科联 | 2014.12 | 绵社联发(2015)12号 |
16 | 四川图书情报研究中心 | 绵阳市社科联 | 2015.10 | 绵社联函(2015)24号 |